最新消息:code4apk全新上线,专注于android代码分享,android源码下载,打造专业的android学习分享平台!

Android 编年史(2):首次进入硬件,首个增量更新

android资讯 admin 2742浏览 0评论

Android 编年史

作者:Ron Amadeo 来源:ArsTechnica

这是本站对于 ArsTechnica 科技博客 4 万词长文《The history of Android》的翻译连载系列第二篇,介绍了 Android 1.0 和 1.1。前者是首个在实体设备上运行的 Android,引入了 Google Apps,作者特地从 eBay 上买了 T-Mobile G1 配合 SDK 截图进行测评;后者则是 Android 首次增量更新,新增了 Google 纵横,虽然现在已经没法用了。

Android 1.0 中引入了测试版的应用市场,增量更新 1.1 则是新增了 Google 纵横,对界面进行了细微调整。

Android 1.0——引入 Google Apps、进入硬件

2008 年 10 月,Android 1.0 随着 T-Mobile G1(又叫 HTC Dream)一同发布。此时整个手机市场被 iPhone 3G 和诺基亚 1680 垄断,这两款手机是 2008 年的最畅销款,当年销量都超过了 3500 万台。我们不知道 G1 具体销量有多少,根据 T-Mobile 的数据,截至 2009 年 4 月 G1 销量超过了 100 万,显然,它还没有产生多大的竞争力。

G1 硬件配置是这样的:单核 ARM11 架构 CPU,主频 528Mhz,GPU 是 Adreno 130,内存 192MB,用于放置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存储空间有 256MB(在当时属于「超大存储」级别),屏幕 3.2 寸、分辨率 320×480。G1 采用侧滑盖设计,屏幕滑开后就能看到下方的全键盘。可以说,Android 硬件发展和软件发展几乎是同步的,到现在市面上最差的 Android 设备配置都远超 G1:三星智能手表内存有 512MB,采用双核处理器,主频 1GHz。

iPhone 只有尽可能少的实体按键,G1 则相反,几乎涵盖了自从 Android 出现以来的所有实体按键。它有接听和挂断键,主屏、后退和菜单键,相机拍照键,音量加减,轨迹球,键盘上还有 50 个按键。未来的 Android 设备实体按键数量慢慢减少,几乎每一代新旗舰机的实体按键都在变少,直到如今减无可减。

这是 Android 首次出现在实体设备上,而不是运行效率低下的模拟器中。Android 1.0 运行流畅程度、界面友好程度和触摸手感都不如 iOS,功能也不如当时的 Windows Mobile 6.5 强大,但它是个好的开端。

Android 编年史

Android 1.0 和 0.9 的应用选择界面。

Android 1.0 的核心功能似乎不比两个月前的 Beta 版 0.9 有什么很大改进,但是作为一款面向消费者的系统,它新增了许多全新的应用,包括一整套 Google Apps:日历,邮件,Gmail,即时通讯,应用市场,设置,语音拨号以及 YouTube。在这个时代,智能手机上的主要媒体格式还是音频,而音频行业的统治者是苹果,iTunes 音乐商店占据了绝大多数销售额。Google 还没有自己的音乐服务,所以选择与 Amazon 合作,整合了 Amazon 的 MP3 音乐商店。

Android 1.0 最大的改动是 Google 应用市场,叫做「测试版 Android 市场」(Android Market Beta)。大多数公司喜欢把自家的应用分类叫做「应用商店」,或是其他类似的名称,意思是其中只贩卖应用程序,而 Google 有更大的野心,使用了含义更为广泛的「市场」(Market)一词,这意味着 Google 不仅打算在其中销售应用,还想要让用户能从中获取一切 Android 设备所需的内容。

Android 编年史

从左到右:第一款 Android 市场客户端的主页,「我的下载」,应用页面,应用权限页面。

这时的 Android 市场中只有应用程序和游戏,还都是免费的,开发者不能为其定价。苹果的 App Store 比 Android 市场要早出现四个月,但是它们区别很大,后者几乎是完全开放的。iOS 的应用要经过苹果审核,符合一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才能上架,审核标准不允许第三方应用替代系统应用功能。而在 Android 市场中,开发者自由度要高得多,应用功能不受限制。这种不受限制的自由是把双刃剑,在激发了开发者创造力的同时,还让垃圾应用和恶意应用进入了市场。

文章写作时测试版 Android 市场应用已经失效了,不能从 Google 服务器获取数据。不过幸运的是,这是早期 Android 应用中少数几个在网络上能找到相关资料的。

主屏的导航界面提供了常用分类,应用程序、游戏、搜索和我的下载,上方一排程序图标是编辑精选应用,用户可以左右滚动选择安装。搜索结果和「我的下载」会垂直显示应用列表,列表每一项包含应用名称、开发者名称、价格信息(这时的所有应用都免费)和应用评价。而单独的应用页面中,有应用简介、安装量、评论和评分,还有最重要的「安装」按钮。这个测试版 Android 市场没有提供截图展示栏,开发者只能靠文字描述来打动浏览者,文字描述的字数上限是 500 词,这点空间内很难维持「版本改动」的内容更新。

如最右图所示,在安装程序前测试版 Android 市场会让用户确认程序权限,这个步骤 iOS 直到 2012 年才引入,导火索是著名的 iOS 程序 Path 被爆绕过用户确认、直接上传整个通讯录到其服务器端。权限描述页面让用户清楚地知道这款应用要做些什么,尽管此时没有后退/取消键,用户只能点击「OK」继续安装。

Android 编年史

从左到右:Gmail 邮件列表,Gmail 菜单项,邮件浏览。

第二重要的应用也许就是 Gmail 了,圆角、阴影和气泡风格的按钮让 Gmail 客户端充满卡通风格。这个 Gmail 客户端中有了大多数基础功能,未读邮件字体被标粗,邮件标签是彩色的,每个邮件右边都有 Gmail 典型的星标按钮,打开邮件后可以看到标题、发件人、对话条数。按照早期 Android 的设计惯例,在 Gmail 主界面要点击菜单键才能看到所有功能选项,但是点开邮件后的界面显得现代化了许多,可以点击被折叠的对话查看完整内容,下方还有「回复」和「转发」按钮。

这是个很好的开始,Android 系统以功能为主导的设计哲学终于初现端倪:Gmail 支持邮件标签,对话形式的邮件,搜索,以及推送。

Android 编年史

从左到右:Gmail 的邮件标签,邮件编辑,设置。

相比 Email 程序的一团糟——没有目录或是标签,所有邮件都在一个屏幕中——Gmail 已经不算丑陋了,它提供了一系列邮件目录,目录中若有未读邮件,目录左侧会出现绿线示意。

界面大概就是如此了,它支持的电子邮件协议有 IMAP 和 POP3,不支持 Exchange。

Android 编年史

Email 程序,前两张图是标签/收件箱合并的界面,右图是邮件浏览视图。

对,又是设计一致性问题,邮件浏览视图的底色是纯白的。曾经有一段时间内,Android 上 Email 程序就是 Gmail 的颜色淡化版本,你可以从上述截图中看出它们间的一些联系:邮件浏览视图和邮件编辑器和 Gmail 中几乎一模一样,没有做过多少改动。

Android 编年史

「即时通讯」(IM, Instant Message)程序,从左到右:(命不久矣的)即时通讯服务商选择界面,好友列表,聊天界面。

在 Google Talk 出现之前,Android 系统上有个「即时通讯」程序,它是 Android 1.0 上唯一的聊天客户端,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,它居然支持多个即时通讯服务商,用户可以选择:AIM、Google Talk、Windows Live Messanger 和 Yahoo。

好友列表背景纯黑色,打开的对话会被标记为白色,好友名下方的圆圈标志着在线状态,而右边的 Android 机器人则是标志着该好友使用移动设备在线。程序能够表现的信息比 Google Hangouts 还要多,圆圈颜色就有不同意义,绿色表示在线、黄色表示离开、红色表示忙碌不想被打扰、灰色则表示离线,而在 Hangouts 中,我们只能看到用户是否在线。

聊天界面显然是借鉴了短信程序,不过背景颜色从蓝色和白色变成了绿色和白色,但底部的文字输入框中还有蓝色,高亮消息会变为橙色,所以整个界面中有四种主要颜色:白、绿、蓝和橙。

Android 编年史

Android 1.0 上的 YouTube 程序,从左到右:程序主页,主页菜单,视频分类,播放界面。

YouTube 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,G1 那 320p 分辨率的屏幕和当时的 3G 上网速度是两个限制因素,但这就是 Google 进入视频行业的开端。

YouTube 程序主页看起来像是从 Android 市场修改而来,上面是可以左右滑动的热门视频、对应编辑精选程序,下面是垂直的分类列表。分类列表中有个非常奇怪的地方,「最流行」(Most Popular)和「最多人观看」(Most Viewed)这两个分类究竟有什么区别?

有个分类叫做「最新视频」(Most Recent),这意味着 Google 当时也不知道 YouTube 能够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,现在每分钟 YouTube 新增视频时长达到 100 小时,如果这个分类得以保留下来,浏览者看到的将会是飞速滚动的视频列表。

菜单中有四个选项,搜索、收藏、分类和设置,「设置」是我们见过最简陋的,只有一个清除搜索历史的选项。分类看起来也相对简单,只是个黑底白字的列表,没有配图。

最后一个截图是视频播放界面,只支持横屏模式,播放控制条会自动隐藏,上面有快进和快退键,也有进度条,功能似乎有些重复。

Android 编年史

从左到右:视频播放中的菜单项,视频信息描述页,视频评论。

在播放视频时点击菜单键可以唤出左图菜单,然后选择将视频加入收藏、查看视频详细信息、分享视频、读取评论或是回到主页。除了回到主页,所有选项都运行于横屏模式。

「分享」并不像现在的分享,会弹出列表让人选择程序,此时分享只会打开 Gmail 程序,把视频连接粘贴到邮件正文中,连短信和即时通讯程序都不能选择。评论界面只能看,不能自己发表,也不能评价他人的评论,同时也无法为视频打分和点赞。

从左到右:相机拍照界面,菜单,相片查看。

实体设备上的 Android 意味着相机功能终于有用了,虽然其中没有什么亮点。左边的黑屏是拍照界面,本应是取景器反馈的信息,但是 SDK 截图工具不能获取这些信息,所以就变成了黑屏。G1 有个拍照的实体按键,所以程序界面中没有拍照按钮。白平衡、曝光值和 HDR(高动态范围成像,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,简称 HDRI 或 HDR)都没有,你能用这个程序拍照,也只能用它拍照。

菜单项很简单,只有两个选项:查看照片和设置。设置中也只有两个选项,第一个是是否开启相片的地理位置标记,第二个是拍照后照片进入存储是否要经过允许的开关。另外,这个相机程序只能拍照,不能摄像。

从左到右:日历中查看本月,本周以及菜单,当日安排,工作事项。

就像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应用一样,日历中的功能也要通过菜单键来访问:切换视图,新增事项,导航到今日,选择可见的日历,以及设置。菜单是一切功能的聚合处。

月视图中不能看到活动事项的文字描述,每个日期数字右边都有一条线,绿色表示当天有安排,绿色位置表示活动时间。周视图也不能看到活动的文字描述,因为 320×480 分辨率的屏幕实在是太小了,所以设计者只好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活动事项来自哪个日历。只有在当日视图中才能看到活动事项的具体信息,在这个界面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切换日期(还记得几个版本之前的相册程序只能通过左右箭头切换照片吗?)。

从左到右:系统设置,无线设置,关于本机。

Android 1.0 终于有了系统级的「设置」,菜单分类还很粗糙,每个分类右侧的向下箭头会让人以为,点击后在当前页就能出现二级菜单,但实际上不是这样,不管点击哪儿,都会进入另外一个界面。这个设置程序看起来千篇一律、枯燥无味,不过,嘿,我们起码有地方捣鼓各种设置了。

所有开关都是卡通风格的复选框,Android 1.0 的复选框有个怪异之处——就算没选上,其中还是会有个灰色的勾。Android 似乎把开关当做灯泡了,打开之后灯泡会亮起来,关闭后它依然存在哪儿,不过我们认为复选框的工作原理和灯泡并不相似。「关于本机」页面也是首次出现在 Android 中,我们看到,Android 1.0 的内核是 Linux 2.6.25。

设置中包含安全设置,终于可以定制解锁画面了,此时只有两种锁屏方式:Android 0.9 中的灰色矩形锁屏,和九宫格图案解锁。

从左到右:语音拨号盘,九宫格锁屏,低电量提示,时间设置。

音频控制程序在 AOSP 系统中已经出现了好一阵子,这是首次出现在正式的 Android 系统中,功能很简单,就是通过声音来拨打某个号码或直接拨号给联系人。这个语音拨号程序和 Google 未来的语音应用毫无关系,它更像是非智能机上的语音拨号。

最后是低电量提示窗口,它会在电量低于 15% 时会,这个示意图有点意思——手机旁是在插座那端的充电器,而不是 USB 接口的数据线。(智能手机可不是这样玩的啊 Google……)

总而言之,尽管 Android 1.0 已经称得上是个良好的开始,但许多功能都还很简陋。它有不少缺点:物理按键太多,所有 Android 设备都有五向导航键和轨迹球;智能手机有的一些基础功能都还不具备,例如屏幕自动旋转;程序不能像现在一样方便地更新,因为测试版 Android 市场还不具备这些功能,所有 Google App 都与系统整合,牵一发而动全身,只能通过运营商 T-Mobile 的系统更新来更新这些应用。

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Android 1.1——首个增量更新

Android 1.1 增量更新的所有内容:语音搜索,Android 市场支持收费应用,Google 纵横(Google Latitude),设置中的「系统更新」选项。

2009 年 2 月,在 Android 1.0 发布的四个半月之后,Android 迎来了首次公开的增量更新,版本号更新至 Android 1.1。系统本身变化不大,新增的 Google 纵横现在也被关闭了。语音搜索是个独立的应用,这是 Android 首次开始将云端服务器和本地语音相结合,说出关键词之后它就会自动打开 Google 搜索,现在应用已经失效了,不过我们在网络上找到了它的视频资料。

Android 市场开始支持收费应用了,不过就像测试版客户端一样,这一版的 Android 市场也失效了,无法连接到 Google Play 服务器。我们已经尽力了,唯一收获就是第二张截图:用户可以选择显示付费应用、免费应用,或是全部显示。

地图新增了 Google 纵横支持,用户可以向朋友分享自己当前所在位置。在推出 Google+几个月后,Google 关闭了纵横,所以又是一个失效的应用。在 Google 地图程序中我们发现了纵横入口,但是点击之后会永远卡在载入界面。

或许是考虑到 Android 更新速度很快,或许是当时没有多少运营商定制机和 OEM 生产商,Google 还在「关于本机」中新增了系统更新选项。

来自: tech2ipo

转载请注明:回车桌面 » Android 编年史(2):首次进入硬件,首个增量更新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